一方水土“富养”一方人。从字面来看,“土特产”是一条依托和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延伸出的产业链、价值链,其重点内涵在于挖掘“土”的资源,放大“特”的优势,提高“产”的效益。可以看出,“土特产”来源于特定地域,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,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产品。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。近段时间,越来越多的土特产火爆出圈,进一步印证乡村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。有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.6万亿元,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,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不断构建,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。
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,下一步仍要探寻“土特产”出圈更出彩的“密码”,一方面要紧跟政策导向,积极发展农村电商、庭院经济、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,合力打造一批小而专、专而精、精而特的爆款、优品、好物。另一方面,要有强烈的乡土意识,立足优势资源禀赋,继续深挖辖区特色种养、地方习俗、非遗文化等乡土存量,培养土特产“商业思维”,加强“土特产”与文体旅、深加工、养老康养等现代元素,及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先进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,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,全方位提升土特产产业链,让越来越多的“土特产”站C位、当主角、挑大梁。
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振兴。让“土特产”出圈更出彩,离开“深闺”,走出“深巷”,被更多人所熟知,就需要找准路子,在“土”字上谋出路,在“特”字上求不同,在“产”字上下功夫,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,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,如此才能让一个个特而优、特而美、特而强的“土特产”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(姜林科)